維克迪安直擊!台灣本土美容師面臨的窘境

愛美是人的天性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經濟水平的提高,人們對健康,年輕,美麗的追求越來越熱切。在民國93年,台灣正式加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,美容相關產業的成長幅度十分驚人,甚至在美容業發展初期產值突破千億。而在民國92~94年這兩年間的產值直接直線衝破1500億。短短兩年間成長幅度高達50%。可想而知,早期的美容業對於台灣社會及整個經濟發展而言,是多麼具有前瞻性及未來。

台灣古早時期的美容教育,大多以「職校」學歷的人材為主。一般是從學徒開始做起,經過多年的磨練後才可以出來自己開設小型美容院或是自營工作室,服務的項目與技術也是承襲前輩的手藝與技術。而大眾消費者也普遍對美容工作者有「低學歷」的刻板印象。

單就經營體系下的美容師(受聘員工)來說,雖然每一間美容沙龍店的要求和風格都不一樣,但只要是與客人直接面對面接觸的服務業,其實遇到的除了上頭的業績壓力以及工作的一些眉角之外,其實剩下的就是和客人之間的應對了。以下是維克迪安特派員特別採訪一位受聘美容師的部份訪談紀錄(此訪談不適用於整體美容業,僅供參考。)

經營體系下的美容師普遍會面臨甚麼困難?

工時比較長,也因身為服務業,所以是責任制,必須把客人服務完成才能下班,我們這邊除了做臉之外也有做身體,所以在體力上面也會耗費的比較多。再來因為公司有銷售要求,而每個客人的需求不太一樣,有些是真的想變美所以才來做臉,通常這樣的客人對於產品的購買意願度會比較高一點,而有些只是想來放鬆做臉而已,並且對平時保養完全沒興趣,所以購買產品的意願比較不高。對於銷售而言就真的考驗到美容師的功力了。

對妳而言是比較偏向業績上的壓力嗎?真的想變美的客人在你的經驗裡是占多數還是少數?對於沒有很想要保養的人而言妳通常會怎麼應對呢?

比較偏向業績壓力,真的想變美的客人其實蠻多的,幾乎每個女生都想變漂亮,但是他們會考量到的因素很多,通常都會先考量價格再來才是效果好不好。沒有很想保養的人通常我們都會做保養前後的比對圖給他看,讓他知道保養後的差異,適時的對他說一些鼓勵的話,讓他去跟自己同年齡的女性比較,如果他的皮膚是好的他就會很有自信;但如果他發現他皮膚比較差那他就會開始想要改變。

對於美,相信大家都明白今非昔比,在特別與人相關的美容這樣快速成長的產業中,人材是最大問題。特別是台灣早期美容教育普遍層級低。但大眾不再像以前那樣,只是單純的聽從美容師的建議,反而會提出很多專業性的問題,甚至不置可否的是:每個客人都非常有自己對於自己想要甚麼具備一定的認知。從而轉向醫學美容或者更精準、更高科技的保養產品及服務,導致傳統美容產業營運漸漸走下坡。

也因此,許多有心繼續研磨自己的美容師,就會花時間、心力與金錢在手法上、知識上、客戶經營上多下點心思。現今社會已趨向更高級、貼心、專屬的服務,講求客製化與服務精準度提升,對技術更是吹毛求疵,不僅是技術要提升、服務項目更多元化之餘,對於保養產品的專業知識更是不容輕忽。

但是在這浩瀚無垠的產業大海上,僅憑一己之力,又怎能夠闖出一番事業呢?姑且只求能夠吃得一頓溫飽好了,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產業鏈之下,沒有團隊的支持,就好像一隻人畜無害的小兔子,等著被社會這個大野狼吞吃掉!

維克迪安身為國際性的醫美護膚品牌,對人體肌膚健康、結構與保養成分與其如何精準為肌膚帶來最大效益有著深刻的認識。我們更是深根於各國美容師通路,了解每個國家、文化、趨勢為美容師帶來的困境。致力於裝備美容師,並且鞏固美容師本身的服務及個人價值,能夠在各時代與潮流的變遷之下,仍然能夠如同美容產業的長青樹般屹立不搖。(請參考文章:引領美業的先鋒-美國維克迪安Viktoria DeANN堅持的六大原則

維克迪安專業美容師參與國際性會展

在這裡,我們提供專業性質的知識教學,不管是人體肌膚構造、保養品成分、美業經營知識、甚至如何精準應用保養品,而甚麼樣的產品試用在甚麼樣的肌膚問題上等等所有你需要知道的,維克迪安全部不藏私告訴你!更是在這個美容產業鏈中,提供你一個可以發揮的平台,只要有顆願意的心,維克迪安絕對會挺你到底!

Similar Posts

發佈留言